Askja and Víti are among the best known natural phenomenons in Iceland.

阿斯恰火山

大自然神工鬼斧的杰作

冰岛中部最具特色、最为壮观的火山,非丁哥山(海拔1510米)和阿斯恰火山莫属!这里分布着大小不一的各种破火山口,丁哥山巨大的穹顶状高地,至少是20万年火山反复喷发而累积形成的。它原是一座中心活火山,地处阿斯恰火山系统。这个火山系统呈狭长状分布,大约有150公里长、5-10公里宽,而且还是一个真正的裂谷带火山区,这一裂谷带位于两个板块的边缘,每年以平均2.0-2.5厘米的速度分裂着。丁哥山地块包含三个圆形凹陷带,也称破火山口,你离丁歌山越近,便越不容易发现它们。三个破火山口中的主火山口,面积很大,有45平方公里,形成的时间相对较近,年龄大约在10,000-20,000年左右,并且仍在形成之中,它的名字叫阿斯恰;另一个火山口形成的时间比阿斯恰早,面积相对较小,景观也没有什么特色;最小且最年轻的一个火山口已被淡水淹没,成为冰岛最深(水深约220米)的淡水湖——厄斯克。1875年,一次强烈的火山碎屑喷发结束后,主破火山口内的一个区域下沉,湖盆开始形成。这一事件,加上1874-1875年阿斯恰北部产生大量熔岩的Sveinagjár火山喷发,成为了火山构造期的一部分。这一湖盆不断下限,几年后被地下水注满,形成了目前的厄斯克湖。Víti火山口是在主火山喷发后很快就形成的。

阿斯恰式破火山口是在深源岩浆、或叫岩浆房之上形成的,它是由岩浆块体的顶部下沉而致。这种下沉主要来自两方面的原因,其一是由于岩浆房的压力变所致,由此引起的下沉速度很慢;其二是由于部分岩浆脱落所引起的火山喷发所致,在火山喷发期间或之后,下沉的速度会非常快(如1875年火山喷发)。

人们在研究阿斯恰火山系统时发现,这一系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其构造运动及火山喷发非常明显,然而,在上一个千年的大部分时间里,这个系统却变得相当平静。在此之前,即大约10,000-11,000千年前,丁歌山火山喷发,喷出大量的火山碎屑,此后,丁歌山再次发生火山喷发,喷出了大量熔岩,并在附近的熔岩原形成了多个熔岩盾火山,其中的科德洛塔山,海拔高达1180米,体积约150-200亿立方米。这一庞然大物连同它伴生的熔岩流,足足可以建造一堵长1,500-2,000公里、宽、高分别为100米的高墙!随着时间的推移,丁歌山的火山活动逐渐减弱。

然而,到了20世纪,丁歌山火山中心的火山爆发和构造活动又开始频繁起来。1921年3月、1922年11月、1922年12月和1923年2月,在这一地区陆续发生了小规模的熔岩喷发;1924和1927年,新闻报道在阿斯恰南部发生了火山喷发,只是没有人去过实地考察。火山喷发出的大量的熔岩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与19世纪 Sveinagjár火山喷发时的熔岩相似。1926年,厄斯克湖湖底喷出大量火山灰,人们至今仍然可以看到湖中一个小岛上的火山口;大约四十年后,南部海岸的叙尔特塞岛发生火山喷发,过后形成了多个小型火山灰岛。

Ari Trausti Guðmundsson geophysicist.

Shopping cart0
There are no products in the cart!
Continue shopping
0